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苏轼不仅是大文豪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5-06-06 22:23:17


相信同学们对苏轼这个人都不陌生,因为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习过他的古诗,对他都有一些了解和认识。下面是我们学大教育编辑的苏轼不仅是大文豪,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对苏轼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。

苏轼,号东坡居士,四川眉山人。作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。于是,人们常常忽视了,恰恰做官是他的主业。他25岁进入官场,最高时,任翰林学士、知制诰,从二品,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;最低时,调任琼州别驾移廉州安置,从八品,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。他的父亲为他取名“轼”,是企望他像“轼”——古代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,即巧为观瞻,确保安稳,处世圆通。然而,苏东坡做不了这样的人。他太有棱角,是非分明,一生仕途多舛,屡遭贬逐,但最为难得的是,无论担任的职务是高是低,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,他都勤政廉政,努力做于国于民都有利益的事情。

直人苏轼:说真话说实话不怕吃亏

苏轼从政为官40年,曾经历过三次大的贬谪生涯,但一直坚持为官以民为本,坚持做人以廉为首,理政以廉为上。他的一生都坚持说真话。

苏轼刚做官时,朝廷为了庆祝宋军在北方边疆取得的胜利,宋仁宗下令,宫中要多悬红灯。宫中红灯不够,负责去民间买灯的官吏们强行要求老百姓减价卖灯,弄得京城内外怨声载道。苏轼了解后,在朝堂上当面批评仁宗,说:“战争胜利固然可喜可贺,但是庆祝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。如果像现在这种搞法,就会把好事办成坏事,失去民心。”仁宗仔细想过后,认为他说的有道理,于是下令禁止低价从民间购买红灯,在小范围内搞个庆祝就行了。

在王安石变法之前,苏轼就向神宗表示反对让王安石主持大政,认为:“王安石就像战国时期的李悝、商鞅等人一样,是急功近利之人,他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拿国家大事进行赌博。”希望皇帝能注重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,保持固定的政治体系。但是,神宗坚持任用王安石对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教育等进行全面改革。王安石变法受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大批官员反对,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,最后,由神宗皇帝支持的改革派占了上风,司马光等守旧派被贬出京城。苏轼通过仔细的调查、研究,发现一些政策脱离实际,在执行中又有恶吏因缘为奸,因而利民之法变成扰民。这会儿又看到王安石等利用手中的权排挤反对者,提出言辞激烈的批评,为此也被外贬。宋神宗死,司马光等重揽大权,于是废止新法,要将免役法重新改为差役。而苏轼深知,差役“法久多弊”,百姓因差役而多破产。已回朝任中书舍人的他,又站起来坚决反对,力主“免役不可改,差役不可复”。于是,守旧派又把他贬逐出朝。

“不唯上,不唯书,只唯实”,可以说苏轼具有这样的精神。

干员苏轼:苦干+创新为民谋利

苏轼一生虽然仕途坎坷,宦海沉浮,却始终常怀爱民之心,常谋利民之事。即使是在被贬后,仍然专注于为民办实事。在徐州,他亲自带领官员防洪、筑堤、引洪入黄;在杭州,他疏浚西湖、修筑苏堤,创办医院,赈济灾民;在密州,他捕蝗抗灾,常山祈雨,收养弃儿,检敛饿殍;在惠州,他引泉入城,供百姓饮用;此外,各地的东坡井、东坡书院,惠州的东坡孤儿院,海南的东坡医所……也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。他在杭州和徐州的作为最为典型。

宋神宗熙宁四年(1071)和宋哲宗元祐四年(1089),苏轼先后两次来杭,分任杭州通判(相当于知州副职)和知州。杭州气候湿润,河流密布,由于贫困和医药匮乏,瘟疫频发。1090年春季,就突发一次疫情,适逢苏东坡任知州,他吩咐多做稠粥和药剂,并筹集公款白银2000两,又将自己50两黄金捐出,设立病坊,派出官员和医生为患者看病。这所名为安乐坊的免费医院,明显带有民助性质,是进步时代的创新举措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安乐坊及其运作模式引起朝廷的极大关注。宋徽宗崇宁元年(1102),朝廷开始在各地设置安济坊,专为穷人治病。不久,安乐坊也被朝廷改赐名安济,遂为官办。

熙宁十年(1077年),苏轼任徐州知州后仅三个月,就遇到了一场巨大的水患——黄河决堤,洪水在一月内就先后淹了45个县,毁坏粮田农舍无数。洪水到达徐州城,因被南面的大山挡住,水位迅速升高,水面已高于城中平地一丈零九寸。徐州城危在旦夕!苏轼遇险不乱,除安排官吏衙役想法堵好城门外,又亲自踏着泥泞小路到武卫营动员士兵。他对卒长说:“河将害城,事急矣!虽禁军,宜为我尽力!”卒长听后也感动地对部下讲:“太守犹不避塗潦,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!”士兵们义不容辞上城墙护守。而苏轼本人更是以身作则,吃住都在城墙上的小棚内,不分昼夜指挥加高加厚城墙的工程,将不断上涨的洪水挡在了城外。

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,围城45天的洪水终于回归黄河故道,徐州城保住了!但苏轼并未满足现状,而是及时拟好奏章上报朝廷,请求拨款修建防洪外墙。次年二月,皇帝不仅下旨表彰他抗洪保城的大功劳,还拨款3万贯、1800担粮食和7200名民工,批准在城东南修建防洪外墙。

以上就是苏轼不仅是大文豪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,学到一些对我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的知识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